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2019-08-29 14:43:12
(通讯员 付润泽)巍巍太行,英勇豪壮,无数革命志士和国际友人曾在这里书写下抗日传奇。8月1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团队——“石门战狼”团队,来到河北省元氏县胡家庄村,探访中朝抗日遗迹,追忆革命先辈们的峥嵘岁月,让火热的青春与红色精神碰撞交融。
胡家庄西倚太行,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元氏县委、元氏抗日县政府、朝鲜义勇军以及国民党河北军队司令部都在此驻扎。在那段烽火岁月里,无数可歌可泣英雄人物成就了这一片红色的土地。如今的胡家庄已经成为中外进行抗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为了让自己对那段抗战历史有更真实准确的认识,团队还邀请了元氏县赵同乡文化站站长、对朝鲜义勇军历史有深入研究的胡爱朝老师进行了讲解。
在胡家庄村南,建有胡家庄抗日烈士文学碑园。“石门战狼”团队全体成员首先来到这里瞻仰。碑园内建有巍峨、雄壮、庄严的“胡家庄保卫战抗日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和金学铁、金史良文学碑,另有的一块卧碑,分别用中文和朝文刻着当年的战斗情景。队员们认真参观每一处的碑刻文字,并拍照、记录,用心感受文字背后令人震撼的历史。
图为胡家庄保卫战抗日烈士纪念碑,及金学铁、金史良文学碑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志琦 摄
胡爱朝老师满怀激情,为大家详细地讲述了八路军和朝鲜义勇军联合抗日的悲壮故事。
1941年秋,朝鲜义勇军一行29人奉命进入元氏县支援抗战。金学铁、金史良既是其中的义勇军战士,也是两位朝鲜作家。12月12日凌晨,他们被500日伪军包围,为了掩护先机关干部和群众突围,与数十倍之敌人展开血战,激战一个多小时,朝鲜义勇军战士四名牺牲、两名重伤被俘、两名轻伤,前来营救他们的八路军十二青年,在此献出年轻的生命。这就是全国驰名、震惊中外的“胡家庄抗日保卫战”。昔日的抗日战场上,驻扎在太行山脉揽紫沟山脚下的朝鲜义勇军,与八路军协同作战,抒写了一段中朝亲如兄弟的佳话!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缅怀义勇军英勇事迹,由元氏县人民政府、韩国实践文学社和中国作协吉林延边分会在胡家庄村南建造。2012年,元氏县人民政府又在文学碑园中加矗胡家庄抗日保卫战烈士纪念碑一座。义勇军后裔每年都要从朝鲜来到中国,瞻仰遗迹,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听完胡老师的讲述,队员们也非常感动:“那么多的中朝青年埋葬在这青青大山里,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些为了世界和平而牺牲的英雄们!”
图为胡老师在胡家庄保卫战抗日烈士纪念碑,及金学铁、金史良文学碑园为石门战狼团队成员讲解。大家在胡老师的带领下聆听丰碑的诉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志琦 摄
“石门战狼”团队的队员们在胡爱朝老师的带领下,又参观了朝鲜义勇军战绩地旧址。旧址为胡家庄村里的一处普通民房,当初房主主动将整个院子让出来,专门供朝鲜义勇军工作和生活。
图为朝鲜义勇军战绩地旧址。胡爱朝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中朝友谊是抗日战争史上为国人所不太知晓的一部英雄史诗,我们一定要努力,让世界看到,各国人民对和平安宁的渴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志琦 摄
队员们在胡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朝鲜义勇军办公和日常起居地。这里展示了义勇军使用过的办公家具、米罐、土炕、马灯以及生产用的纺车等。通过旧址墙壁上的展牌,大家了解了朝鲜义勇军的简况等。胡爱朝老师一边带领大家参观,一边为大家耐心讲解当时的朝鲜义勇军学习、工作的情况和生活中的故事。一件件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珍贵图片,都真实地展示了朝鲜义勇军在中国生活的情景,诉说着中朝深情厚谊。斯人已去,旧物犹存。斑驳的墙壁、古旧的木门,一下子将大家带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队员们认真听、仔细记,不时抚摸义勇军旧物,为先辈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所感染和鼓舞。
图为胡老师为队员们讲述朝鲜友军的生活与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志琦 摄
队员们还在胡爱朝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胡家庄的揽紫沟。胡家庄依托太行的青山绿水,发展了特色经济,建起了休闲养生的度假山庄。风景秀美的揽紫沟,一桥飞架,满山苍翠,紫荆花芬芳馥郁,石榴树硕果累累,这里安宁、秀美、富裕。如果不是那些抗日遗迹,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战火纷飞、浴血牺牲之地呢?队员们在这里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饱览着太行美景,尽情享受和平生活的美好。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是“石门战狼”队员们共同的感受。大家表示这次参观学习很受教育,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自己要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将爱国情、报国志落实到今后的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用实际行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图为景色秀丽的揽紫沟。昔日的革命根据地如今已经成为了度假圣地,这都是顺应了时代潮流,紧跟中国共产党步伐的硕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宏德 摄
编辑: 张洁 责任编辑:尚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