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生三下乡走入河北,翻看石家庄地区最后一把革命烈火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2019-08-29 15:02:52

(通讯员 李宏德)元氏城墙由红石砌成,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冷兵器时代,它就奠定了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的基础。1947年4月,我军第一次攻城未克,城内守敌更加有恃无恐。整个冀中冀南地区仅剩下元氏孤城一座。石家庄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攻破的第一座大城市,解放元氏城是石家庄战役最精彩的一个尾声。在元氏攻坚战中首创坑道爆破战术,被以后的多次攻坚战中所运用。它虽被作为一个辉煌战例被载入史册,可它造成的战争创伤却永远无法修复,这座中国有史以来唯一一座红石城堡,消失了。

1.jpg

图为石门战狼团队成员在元氏烈士陵园观看解放元氏战役的模型。蒋介石曾几次夸赞元氏县“固若金汤”,这让当时驻守元氏的国民党保安团第五团团长魏永和甚是骄傲,魏永和手下小兵也因此骄横跋扈,经常抢夺老百姓的粮食。石家庄解放后,魏永和的部队没了口粮来源,也没有了火力支撑,但蒋军还是派战斗机空投物资。

日军占领石门后,石家庄就成了他们占领中国的大后方“华北石门兵站”。因元氏与石家庄紧邻,又有京汉铁路穿行,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占领元氏有功的日军高桥就被留了下来,成为驻元氏宪兵队长。当地的老百姓把元氏城内鬼子高桥的司令部叫做“宏部”,这座小洋楼坐落在当时元氏城最繁华的地段,每个进城出城的人都要经过“宏部”。石门战狼团队的成员采访居住在当地的张殿林爷爷,张殿林爷爷是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政协文史委员,省作协委员等称号。对元氏古城的历史有着全方位的了解,曾经多次受邀参加当地的历史文化研讨会。

2.jpg

图为张殿林爷爷在“宏部”前为石门战狼团队讲解这座在老百姓眼里曾阴森恐怖的小洋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志琦 摄

张殿林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到,这座小洋楼曾经是当地首富所建的银元入账之处,每日入账的银元得用簸箕收拾,根本无法数清楚数量,后来其子败家,将小洋楼卖出,后来又为日军占领,成为了当时这一战区的日军司令部。每每有共产主义革命先驱被抓,都要在“宏部”中饱受严刑拷打,每到夜晚传出来的惨叫声,让当地的老百姓都瑟瑟发抖。

 

3.jpg

图为张殿林爷爷带领石门战狼团队成员进入“宏部”参观,并为大家讲解。小洋楼虽是刚刚翻新装修了的,但其中的历史气息依然存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志琦 摄

张殿林爷爷还帮助我们邀请到了元氏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更加充分的讲解多方历史。

4.jpg

图为元氏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在“宏部”旁的小胡同里为我们讲解宏部的建筑构造。这条胡同通向“宏部”后的一处深井,当年不为日军提供消息的革命先驱大都被投入井中,现在这处深井已经被填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志琦 摄

5.jpg

图为石门战狼团队成员在“宏部”前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志琦 摄

3.1.jpg

图为石门战狼团队成员参观元氏烈士陵园。作为石家庄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县城,他的意义十分重大。

残余的国民党军麇集元氏,形成了一支五千余人的反动武装。石家庄解放后,由蒋介石委任的元氏等十四县“剿共总司令”魏永和率其死党、残部更加疯狂地驻守,狂妄叫嚣到“要与元氏城共存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亲自到距元氏城不远的火车站视察,发现攻城部队伤亡太大,士兵信心不足。朱德当即想出攻城办法,让部队使用几口现成的棺材,每口棺材装2500斤炸药,在城墙下挖出缺口,置棺材于其中,同时引爆,一下便炸开了大口。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缺口冲入元氏县城,自此,石家庄战役的圆满结束,为解放北京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7.jpg

图为胡爱朝爷爷在元氏烈士陵园为我们讲述解放元氏城的血雨腥风。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昌信 摄

昔日的元氏古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雨露下,留下了新的历史遗迹。

8.jpg

图为元氏古城年代街一隅。有中国共产党照耀的土地,总会温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志琦 摄

9.jpg

图为元氏古城年代街旧新华书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志琦 摄

编辑: 张洁     责任编辑:尚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