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2025-07-21 14:48:51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2025年7月,河北地质大学“林海守望者”暑期社会实践队扎根河北省承德市塞罕坝机械林场,以阴河分场为核心阵地,围绕“塞罕坝阴河分场可持续发展探究”主题展开为期十余天的深度调研。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们创造“荒原变林海”人间奇迹的强大动力,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典范。河北地质大学始终秉持地质精神,将其融入育人实践,依托“红耀双地”党建工程的引领,学校鼓励师生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积极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担当作为。铭记党的嘱托与青年使命,“林海守望者”实践队的学子们脚踏泥泞、穿行林海,以脚步丈量绿色奇迹,用真情对话建设楷模。他们深入基层,在扎实的调研访谈中汲取智慧,在丰富的资料收集中凝练经验,最终形成了凝聚思考、饱含担当的详实报告与建设性建议,为赓续塞罕坝精神、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播撒下源自青年实践的智慧种子。
阴河分场办公室主任、河北地质大学2018届校友王智杰为实践队详细讲解了林场艰苦奋斗取得的生态成果。队员们系统梳理政策文件与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走访,精准把握了荒漠变林海的关键技术与长效管理机制。
为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基层的认知与实践,实践队精心设计问卷,面向村民和工人发放326份。专业分析形成的《塞罕坝周边社区环保意识与行为调查报告》,清晰呈现居民对生态保护的普遍支持态度,并量化揭示了具体行为提升空间,为精准科普宣传与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实践队充分发挥青年优势和新媒体传播力,成为塞罕坝故事的“青春传声筒”。调研期间制作发布多部Vlog、1部纪录片及15篇科普图文,在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累计播放/阅读量破万,互动点赞超千次,成功吸引数万青年网友关注,显著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广度与深度。
本次实践开创“青年返乡调研+数字工具赋能”新模式。队员们将塞罕坝经验精髓带回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多省份家乡进行对照反思,初步整理完成《塞罕坝经验适配性分析及多地环保对策建议集》,针对不同区域特点提出十余项具体可操作的改进建议,为高校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探索新路径。
实践成果丰硕,包括调查报告、传播内容、建议集,还沉淀了核心知识报告、搭建了“林海守望者”新媒体宣传矩阵,并启航“青年返乡+数字赋能”模式社科论文研究。
目前,实践队已与阴河分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建立长期回访与跟踪调研机制,持续关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助力塞罕坝经验推广,为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贡献持久青春力量。
编辑: 顾晓茜 责任编辑:尚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