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2025-05-28 07:55:36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昨日记者获悉,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制定了《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冀人社字〔2025〕63号,以下简称《措施》),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确保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措施》提出,大力推行“直补快办”“政策计算器”等服务方式,推动各项就业政策集中兑现,拓展企业就业主渠道。组织人社专员、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对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深化“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拓展市场化岗位规模。对招用符合条件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为其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的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的社会组织,可参照企业按每招用1人1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动态发布本地城乡社区就业岗位,拓宽基层就业空间。
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统筹用好事业单位编制存量,重点面向高校、中学等教育类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医疗卫生类事业单位挖掘岗位资源,向高校毕业生倾斜。加快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进度,8月底前完成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统一招聘。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延续实施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政策执行至2026年12月31日。继续开发5000个临时性公益岗位,对通过市场难以就业高校毕业生兜底安置。
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用好各类创业孵化载体,鼓励政府投资的孵化基地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创业主体免费入驻。加强融资支持,对有资金需求、带动就业多的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组织融资推介双选会、“政企银担”交流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融资对接服务。符合条件的创业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最高额度为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最高可申请不超过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鼓励引导在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平台经济、银发经济等领域灵活就业,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保障合法就业权益。
就业能力提升方面,在高校开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全面推行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开展体验活动、课程教学,帮助青年提升求职能力。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引导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根据职业规划、求职就业意向自主参加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2025年力争组织技能培训2万人。
实施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开发5万个适合高校毕业生的科研类、技术类、管理类见习岗位,对见习期满未就业人员持续做好就业帮扶。
开展“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重点面向三四线城市倾斜岗位资源。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人社局长、就业局长定点联系、定期走访、定向服务。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聚焦未就业毕业生,普遍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及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聚焦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针对性提供3—5个高质量岗位信息。
畅通本地线上线下求助渠道,允许失业青年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进行求职登记。加大异地求职服务力度,建设一批青年就业驿站,为异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政策解读、职业指导、招聘信息等“一站式”服务。
维护青年就业合法权益。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打击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就业歧视、发布虚假就业信息、以职业中介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违法行为,及时查处滥用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等乱象。用好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及时受理、查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过程中的侵权线索,维护合法就业权益。(记者 赵晓华)
编辑: 刘欢 责任编辑:尚燕华